[湖北日报]:四十年不懈攀爬换热器行业高峰 迪峰成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供应商

    

      【湖北日报】2019年4月12日专题报道 40年不懈攀爬换热器行业高峰 迪峰成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供应商

     换热器又称工业用空调,是传热、导热、散热的一种热能交换器件。近40年来,迪峰专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换热器主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成长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指定供应商。

      国内首个换热器实验室

      迪峰的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大冶船舶辅机厂。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这家小厂专注研发、制造单一的船用换热器,市场占有率有限。

1998年,伴随国有企业改制大潮,迪峰坚定转身。“装备制造业靠技术吃饭。任何时候,关键技术都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伍佳元下了狠心,贷款1000余万元,建立国内首个换热器综合性能实验室。

      这次“吃螃蟹”,让同行吃惊不已。由此带来的发展红利持续释放。仅5年时间,迪峰主要经济指标翻了10倍,一跃成为国内高效换热器行业佼佼者。此后,他又斥资对实验室改造升级,实现所有数据动态采集、自动分析,测试精度大幅提升。时至今日,该实验室仍是国内行业唯一。

雄厚技术筑牢企业发展基础。目前,迪峰换热器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电站、远洋船舶、冶金矿山、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医药器械、汽车等行业共8个大类、14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其中,产品出口占比55%,成为美国卡麦龙、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韩国三星等世界500强企业指定换热器供应商。

      2018年2月,迪峰成功获批我省首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企业。

75%作业实现机械化

      3月11日,迪峰生产车间,焊花四溅,忙碌有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现场看到,许多粗细不一的“钢管”,粗的直径有一人多高。“这是生产换热器的壳体,大的八九十吨重,小的只有几公斤。”伍佳元介绍。

      能够生产匹配各种型号换热器的技术创新,是被逼出来的。国外一家知名换热器企业曾是迪峰长达10年的合作伙伴,生产许可期满,提出的续约条件是在迪峰的产品贴上国外某品牌商标。迪峰寸步不让,合约中止。迪峰管理层痛定思痛,决定改变过去依赖外来图纸加工的生产模式,按工艺流程重新布局生产线,关键工序添置专业自动化设备,建立标准质量管控体系。

      伍佳元解释,囿于换热器行业特殊性,许多企业采用“多品种、小批量”手工生产模式。迪峰打破常规,采用“类标准”统一生产,量身定制生产线,研发智能化设备,让75%以上的生产实现机械化。

      人才是创新保证。迪峰成立博士后产业基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截至目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领衔的院士工作站,已培养一个40余人的换热器研发团队。在黄石、武汉、杭州等成立研发基地,研发技术人员90余人。此外,还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及711所、725所等国内数十家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参与制订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去年7月,迪峰成功获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

      延伸产业链夯实后劲

      采访中,伍佳元透露:今年起,通过3年努力,实现效率和效益两个翻番;做全球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做最有价值的产品供应商。

底气来自哪里?一个场景让人信服。

       一块白板、一张圆桌、几把椅子……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时30分至3时,位于迪峰办公区一楼的“平台改善战情室”内,思想与观点的火花激烈碰撞。以提升效率为目标,公司各大平台项目组成员定期汇聚在这里,讨论观点、改进技术。一旁的展板上,清晰记录着每个平台推进时间表。“不光讨论就完事,还得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平台经理吴俊说。

      与持续技术更新相对应的是,迪峰以高效换热器产品为核心,不遗余力抓产业链延伸。据介绍,迪峰参与研发的船用LNG(液态天然气)系统已获国家工信部立项,目前小批量试产;以现代工业技术处理农业、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生物有机设备和重金属污泥处理设备已进入项目孵化期,一批储备项目正成为迪峰抢夺行业制高点、夯实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